脂肪肝
已成我国“第一肝病”
减少体重和腰围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及其并发症最重要的措施
图@视觉中国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主任医师彭劼、主任医师陈金军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举行了世界肝炎日大型义诊及科普宣教活动。该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带领团队为市民和病友解答问题。侯金林说,有些肝炎病毒感染早期没有症状,发现时往往已经是肝脏受到较严重的损害,高危人群务必要定期监控管理肝功能。“肝炎防治其实就十二个字:积极预防,主动筛查,规范治疗。”侯金林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晓姗
丙肝已实现临床治愈 高危人群及时筛查
相对于大众熟知的乙肝,丙肝则是“沉默的杀手”。侯金林指出,丙肝目前仍处于认知率低、诊断率低及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虽然大多数感染者并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一旦出现症状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侯金林介绍,相对于大众熟知的乙肝、丙肝同样可能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研究显示,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20年,肝硬化发生率约为20%,之后失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为3%~4%,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为2%~4%,对患者及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提高对丙肝的认知率、临床诊断率和治疗率,可以减少或避免丙肝对个人健康和家庭经济造成的巨大负担。
丙肝传播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安全注射”,侯金林指出,1993年以前有过输血或单采血浆经历者、曾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者、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者等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丙肝抗体及RNA(核糖核酸)检测筛查。
“肝炎防治其实就十二个字:积极预防,主动筛查,规范治疗。”侯金林说。
低收入丙肝患者可申请赠药援助
与乙肝不同,由于丙肝病毒属于RNA(核糖核酸)病毒,具有极高的变异速度,因此目前仍没有可用于预防的疫苗,机体感染后产生的丙肝抗体也不具有保护作用,因此会出现重新感染的情况。但口服泛基因直接抗病毒药物,推动了丙肝实现治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表示,通过口服泛基因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若在停药后12周仍测不出丙肝RNA(丙肝病毒定量),可视为治愈丙型肝炎,而治愈丙型肝炎则是阻断丙型肝炎传播最好的手段。为了最大化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他指出,应该尽可能实现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对耐药风险、药品质量、疗程及合并用药的严格管理。
丙肝DAA药物进入国内后,虽然疗效可靠,仍为部分贫困家庭难以负担。据了解,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的丙肝患者援助项目目前已在全国推广,南方医院作为广东省首家项目共建医学合作中心将为领取低保超过一年的患者提供免费药物,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半个疗程的赠药。同时,为解决丙肝患者看病困难,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已为丙肝患者开通快速就医通道,方便丙肝患者尽快确诊和完善相关检查,以及获得专家的治疗指导。
脂肪肝患者人数 已超越病毒性肝炎
“相对于乙肝和丙肝,人群知晓率更低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目前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成为进展成肝硬化的另一主要病因之一。”南方医院主任医师陈金军教授指出,目前我国脂肪肝患者已高达1.2亿,数量及发病率逐年提升,已超过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以非酒精性肝炎为例,普通成人患病率介于6.3%~45%,其中10%~30%为较严重的非酒精性肝脂肪病变。
“多数脂肪肝患者并无症状,有的仅表现为疲乏、食欲好、喜油腻食物、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等,但是,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一样,容易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会发生肝功能衰竭和肝癌,并且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高血压病、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风险。”陈金军表示,对于结直肠癌、乳腺癌、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可能有诱发或加重的风险。脂肪肝还可能降低人体免疫与解毒功能,缩短患者预期寿命。
如何预防脂肪肝?陈金军指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环节,减少体重和腰围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及其并发症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运动,定期体检,控制饮酒也是预防脂肪肝的必要条件。”另外,陈金军还提醒,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脂肪肝患者,需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谨防药物毒副作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