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急诊分级”会遭遇尴尬
2019-07-29 18:17 来源:百度新闻

  为什么“急诊分级”会遭遇尴尬

  众所周知,百姓看病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不够充分。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4人,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而就是如此少的医生,又分布在大大小小的“正规”医院中,社区医院以及签约家庭医生的发展,远远称不上完善。如此一来,无论大病小病,都得去医院看。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于是,哪怕是普通感冒,也要去三甲医院挂专家号,对本来就很严重的医疗压力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医疗资源的丰富,并非可以一蹴而就。而因为目前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加重了看病难的问题。所以,目前各地都想了很多办法,希望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医疗资源的调控,缓解看病难这一顽疾。

  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5月1日起,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北京市属医院统一实施“急诊分级”。运行两个多月来,取得了一定效果,84.52%的患者也赞同急诊就诊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绝大多数患者理解和接受急诊分级理念和规则。但与此同时,统计显示,实施两个半月以来的急诊患者中,非急症患者达到22.01万人次,占比47.71%。

 

  急诊是对患者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和施救,事实上是和死神赛跑,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让患者脱离危险境地,是危急情况下的紧急处理。而在急诊之后,还会有专科医生来接手进行后续的治疗。也就是说,非急症的患者去急诊,并不能享受到专科医生的服务。但为什么会有近一半的患者选择去急诊呢?我想,那是因为在生命至上的观念下,任何医院的急诊,都会尽可能地简化就诊流程。无形之中,省了许多时间。同时,对于普通病症的诊疗,患者似乎也认为“是个医生看看就行了”。

  非急症的患者挤到急诊科,抢占了医疗资源,也降低了医疗效率,于公民道德而言,实在不值得提倡。但这大抵属于“民间的智慧”,是社会中一个个体单纯从自身出发去破解“看病难”的选择,再多苛责,也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要让急诊科名副其实,将医疗资源用到更需要的患者身上,需要医院从患者出发,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患者看病,全世界的需求基本相同,等候的时间要短,诊疗的时间要长;处置的手段要丰富,流程的进行要简洁;医生要把病情交代得清清楚楚,但最好不要用任何术语;开的药要管用,花的钱还要少……老实说,这些要求虽不能说相互抵触,但真要做到面面俱到,实际上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对于我国医生来说,保障14亿多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已经足够头大了。

  在医疗资源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能做的,只能是调配。北京的这些医院,实行急诊预检分诊(实际上全国有好多医院也正在这么做),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和分级,分配到合适的科室、找合适的医生,并在具体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随时进行调整。如果再加上网络平台预约挂号和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的辅助,至少对大多数地方而言,满足大多数患者的诊疗要求,并不是个达不到的目标——而这,需要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需要患者认识到,如果大家都不去挤占有限的医疗资源,而是按照轻重缓急就医,那么,每个患者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是利他的,更是利己的。